這裡本是飼主夫妻的世外花園,毫無預期,某天一隻手掌大的小貓就闖入了生活,從來沒有飼養過貓的他們,對於收容所還停留在十二夜撲殺階段,沒有任何送養管道,不知道該怎麼處理,曾有「不然帶去山上放生好了」的念頭,也沒真的執行,想說就先留著吧!
他們都叫牠貓咪,一隻成年虎斑貓養在一呎籠內,加上一個水碗一個裝著剩飯的食碗,剩餘的空間連躺平都無法,更別說貓砂盆了。詢問為什麼關起來呢?原來是貓會攻擊他們飼養的雞,「要吃整隻雞沒有關係,牠都玩一玩而已,這樣不行啦!」,也擔心旁邊的馬路到了晚上沒有路燈,放養會跑到馬路上被路殺。.雖然曾經有民眾誤以為是石虎,來關心過貓咪,卻沒有人告訴過飼主,該怎麼正確飼養,對於飼主們來說,用這樣的方式都拉拔大了,貓咪看起來沒什麼問題,自然也沒有改善的必要;想起我阿嬤也很常說:「垃圾養、垃圾大」。
訪查當天,調查員廢物利用,把另一個閒置的籠子組裝一起,換掉了生鏽、長滿青苔的水碗、食碗,先幫貓咪改善環境,再留下車內所有的貓糧,改善牠的飲食,在過程中,不斷地囑咐著飼主該怎麼餵食與照顧、貓需要的環境,額外也灌輸許多收容所零撲殺與「放生=放死」等觀念。
隔幾天又帶了一個更大的籠子跟貓砂盆過去,「哇,原來有這麼大的豪宅啊!」女飼主驚嘆,「喔!你們對貓有做過研究吼?」男飼主一邊墾地一邊說,他們七手八腳的在安置著貓籠,並架設好臨時的雨遮,跟著調查員學習如何鏟便便。
礙於飼主們並無長期照顧能力與飼養空間,該處又位於淺山地區,不適合結紮後原放,因此與飼主簽訂放棄飼養,接下來會協助飼主送養貓咪,進入家庭會是最佳解,在送養期間也會在安排訪查行程確認牠的狀態,於是,拾虎進入了送養流程!
必須要說,在調查流程中 一定會先要求盡飼主責任,在確認飼主沒有照養能力或是飼養環境沒辦法在持續提升了,才會進入送養階段,並不是說飼主不想養了調查員就會協助送養!即便要送養了,也常礙於安置空間不足,必須要留在現場等待。
所謂的飼主責任並非是養了動物才需要有的,我們一直在教育民眾飼養之前要做好評估,為的就是避免棄養的問題,而不是想說:反正我不能養 ,就再替牠找個好人家就好了,到時候再說!
有時候即使找到一個好人家,但動物們在面對環境的轉換,還是會造成牠們內心的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