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養了狗,看見路邊的流浪狗、別人家門口的看門狗總是免不了多看幾眼,心想,牠們過得好嗎、牠們為什麼會在那個地方?颱風天,跟自己的狗狗窩在房間裡,聽著窗外風聲呼號,也不禁為那些狗狗擔心起來。
這便是我認識台灣SPCA的起點,朋友告訴我,可以向TSPCA通報虐待動物案件,讓遭受不當飼養的狗狗,有機會過更好的生活。因此當我申請到TSPCA實習,調查部門成為我的不二選擇。
調查部門是TSPCA與其他動保協會最不同之處。調查部門接到通報案件以後,首先要確認動物實際的狀況,再視案件情況與飼主或地方主管機關溝通協調,盡可能找出對動物最有利的處理方式。在調查部門實習的這三個月,跟著經歷了許多不同的案件,讓我學習到,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在於人的溝通。
每一個不當飼養的案件,背後的狀況都不相同。有的人愛狗,但是欠缺正確的教養知識與方法,或是還停留在老一輩的傳統觀念裡,於是與狗狗的摩擦日益嚴重。也有人因為上班時間很長,只有週末才能帶狗狗到公園散步。也曾遇過喜歡養狗的車行老闆,將狗狗養在籠子裡,當我們拜訪後,發現是因為狗狗性格膽小,白天根本不敢踏出籠子,只有在晚上打烊以後進到室內才能自在活動。
實際瞭解以後,調查部門會根據不同案件的狀況與飼主溝通動物的需求,給予建議,甚至視情況提供協助,有的飼主也願意接受配合,找到與狗狗的相處之道。而相較於物質上的改變,觀念的溝通則需要更多耐心與同理,有時過於太過急切可能適得其反。因此除非是已經危及到動物的健康,有的時候,必須把既有的標準放在心中,先理解飼主的想法與難處,再試著找出改變的破口。除非萬不得已,以法制衡,是最後的手段。
因此調查的同時,也是在做教育與宣導,一個案件從成案到最終結案,往往要持續追蹤很長一段時間,甚至在結案後又重啟調查。倘若嚴格來說,也許沒有多少案件最後是「完美」的結案,但卻都已經是當下所能達到最好的狀態。
這是我在台灣SPCA實習,所獲得最大的收穫。每一個案件,背後都是一個人、一個家庭、一套與我不盡相同的價值觀。以前,我容易感到悲傷憐憫,而又怯於行動。來到調查部門,讓我學到,只要多一點關心探詢,保持開放而非批判,多一些善意溝通,即使是個人之力,也有可能讓一隻動物的生命改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