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較依賴人類、或是原本就是群居的動物,例如狗和鸚鵡,是需要飼主多花時間陪伴牠們的。調查員訪查案件時,也會多留時間和動物互動,摸摸牠們、和牠們說說話、陪牠們玩耍等,希望可以補足一些牠們需要陪伴的需求。

當然在調查員跟動物互動的時候,也是邊示範給飼主看,告訴飼主:「你看牠這麼喜歡人,所以你們平時也要多陪陪牠啦!最好可以養在家裡讓牠陪在你們身邊,以及多牽出去散散步。」希望能藉此潛移默化飼主的想法。

調查員每次到現場,也想讓動物感受到,自己是被人在乎的。要離開時,調查員還會依依不捨的向動物耳提面命要好好照顧自己,然後默默記得動物那雙渴望我們陪伴的眼神,也狠下心離開。唉,調查員們就是這樣心上掛著好多動物們,難以好好休息。

行為訓練師建議,動物每天消耗足夠的精力或腦力,並給予動物一個可以感到安心的地方,讓牠們好好休息,能有效改善動物脾氣和減少身心靈創傷,進而影響到身體健康,別讓動物一輩子都在等你!

台灣的現況,依然很多飼主覺得動物就是動物,牠們自己就會過得好好的,養之前就沒想到養了以後需要每天花費一定時間在動物身上,也沒有意識到飼主對於動物的重要性。近年來的研究,讓我們越來越認識和了解動物,而開始重新思考人和動物的關係,但這些新的觀念,要靠從小的教育去塑造一個人的內涵。

目前台灣的動物保護法尚未規範到動物心理的部分,因此當動物出現異常行為(例如:刻板行為)時,是沒有法源可以要求飼主積極改善的。但其實國際間一直在呼籲飼主應注重動物的心理狀態,建議大家可以去認識動物福利的五大領域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