協會於4/20(一)走訪宜蘭員山鄉,拍攝當地友善種植團隊  八十佃穀倉 兩位農民實際施作6至12年的經驗分享,這個團隊總共由五位青年農民共同組成,期許將「共好」理念傳達給大眾,最終達到「農友共好、生態共好、生產消費共好」。

訪談中,農民特別提到,「有機」與「友善」名詞定義認知差異大,從法規面來说,只有通過「有機驗證」才能宣稱有機,也就是說「有機」是有嚴謹規範!但是在坊間,有些農友口語上會用「種有機仔」(閩南語)來指稱沒噴農藥的做法,例如有些農民不噴灑農藥殺蟲害但噴除草藥;有些農民在種植期間不噴任何藥物,但在休耕期噴灑除草。這些案例多如牛毛。因此逐漸產生新的友善耕作方式,不噴灑農藥除草劑、不使用化學肥料、不放置陷阱、農田保留動物疏散區等,以更多元的方式保護動物及土地。

使用同樣的名詞,不論是用『有機』、『友善』、『無毒』各自表達的具體意涵或的腦中想像,可能南猿北轍,差異很大,仍保有許多討論的空間。

整日拍攝下來,教育專員對這兩段話有很深的感觸,因此搶先報將內容分享給關心友善種植與友善動物的民眾。

八十佃穀倉總監 李婉甄(茶):「農民是靠天吃飯的行業,在我的認知中,沒有『農損』這個名詞,應該稱之為『自然稅』,既然要靠天吃飯,天候變化、動物採食都只是繳稅的方式」。

八十佃穀倉米食研發部 黃正豪(阿豪):「農田中有野生動物來進食、嬉戲,這代表著兩個意思,1.農田中有動物喜歡的食物,動物與人一樣,專挑優質的食物進食,作物品質得到肯定。2.農田環境舒適,水源優良,與大自然的動物達到共生共存的狀態。」

歡迎大家追蹤並支持八十佃穀倉農民的自有品牌
??月見學習農園
??安健農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