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民眾會將犬隻飼養於不適當的戶外空間,也沒有提供適當的照顧,讓動物遭受遮蔽不足、環境溫度影響,甚至有安全上的疑慮,因此調查員在進行案件訪查的同時,會關注周遭附近飼養於戶外的動物情況,並對飼主進行教育宣導。

其中最常見、最讓調查員頭痛的問題是遮蔽不足。養在戶外,太陽會隨著時間而改變照射的位置,直曬加上環境溫度偏高,很容易造成動物熱衰竭,或是突如一場午後雷陣雨,沒有一處乾燥區域,甚至毛髮都會被雨水淋濕;冬季則是會因為低溫,擋不住的雨水,長期處於又濕又冷的環境,會容易生病;最可怕的是,往往只要動物沒有死亡,飼主不會認為有什麼嚴重的飼養問題。

此案件調查員在春末夏初時發現的,狗狗已經貼在鐵門上但陰影仍然無法遮住整個身軀,長期鏈養於此不知道多少年,日復一日,都處於在某段時間會被直曬的情況,於是我們主動上前進行宣導。

由於漸漸走入仲夏,隨著溫度提升,第一次見面時,狗狗還很有精神的吠叫,再次複查時已經熱到不想理會調查員。除了遮蔽不足問題,此案件也伴隨著飲水不潔、環境髒亂、陪伴與外出時間不足等問題。

由於飼主表示有自身考量,犬隻僅能飼養於這塊空地,在無法改變飼養位置的情況下,我們選擇原地改善。調查員後續多次複查、叮嚀飼主後,環境中增添了狗屋、防止日曬雨淋的木板,並清潔了飼養環境,給予狗狗乾淨飲水;雖然不是最理想的飼養環境,但至少飼養的問題有陸續被解決,此案件調查員仍會持續推動改善。

調查員想跟大家說是,許多案件的飼主在飼養動物之前,並沒有詳細評估飼養環境,我們所要求的是盡可能的讓動物有所選擇的飼養環境,也就是環境多樣化,天熱有地方避暑,天冷有保暖的空間可以躲藏,若飼主飼養前沒有做好評估,動物被迫在過小、不適合的位置生活,自然改善的幅度就非常有限。當然,動物離開不適合的飼養環境是一個選項,只是我們一直都希望飼主是願意改善,養好養老,並非送養後沒他的事,有機會再養新的犬隻。哎呀,說到底,照顧一個生命是需要謹慎評估的,有時候不養動物也會是一種愛動物的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