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小朋友覺得狗狗很可愛就養起來了。」這種飼養動機都是在幼犬可愛的時期,且再舊式觀念裡,狗隨便養都可以活,所以當最初堅持飼養及照顧的人消失,其他的家人對於狗狗並不喜愛的情況下,狗狗就會開始被迫遠離人的生活空間,進入無盡且孤獨的牢籠裡;也變成僅有在餵食時或陌生人靠近才有反應的狀態,沒有良好的互動,狗狗不知道怎麼向人類表達開心,吠叫聲在人類感受中,成了兇猛的表現。
「小朋友覺得狗狗很可愛就養起來了。」這種飼養動機都是在幼犬可愛的時期,且再舊式觀念裡,狗隨便養都可以活,所以當最初堅持飼養及照顧的人消失,其他的家人對於狗狗並不喜愛的情況下,狗狗就會開始被迫遠離人的生活空間,進入無盡且孤獨的牢籠裡;也變成僅有在餵食時或陌生人靠近才有反應的狀態,沒有良好的互動,狗狗不知道怎麼向人類表達開心,吠叫聲在人類感受中,成了兇猛的表現。
第一次見到「來發」,對牠的印象是「兇到不行」,牠被關在一個不大也不小的籠子裡,一靠近,牠會立刻露出牙齒,表現出強烈的恐懼和警戒心,就連飼主都不太敢輕易靠近牠。我們詢問飼主,來發本來就這麼兇嗎? 飼主搖搖頭,開始說起來發的故事。
妖嬌是一隻被外籍移工因故搬家而遺留下來的生命,出於善意,後來由現任移工接手照顧。然而,隨著工作與現實壓力,移工自身的工作環境與生活條件已經相當辛苦,照顧妖嬌變成十分不簡單的事情,最終不得不尋求協助,希望為妖嬌找到更適合的家庭。
詢問住戶說這些被鏈綁起來的是誰的狗,大家紛紛搖頭:「這不是我們的狗」,下一句接「牠們是流浪狗,因為會追雞,所以才綁起來養著」,欸,抓到,飼主責任低落就是這樣,不認為自己是飼主,就不覺得應該有必要付出,一被要求改善,只會雙手一攤:「我也沒辦法,不然狗你帶走」,問下去說要幫忙送養,卻又改口說需要看門。
長期被籠養的黑豆與白豆,雖然在不足的活動空間與不足夠的社會互動下長大,但對於每次調查員靠近互動,總是開心搖尾巴撒嬌著同時也令人心疼。長時間#活動空間受限 , #缺乏運動 以及 #缺乏愛與陪伴 ,不當飼養讓牠們身體體態逐漸變差,甚至出現皮膚與關節問題...
颱風季節,民眾在田地發現一群被關籠的狗狗。籠子雖不算狹小,卻直接放置於泥濘的地上。初次訪查,狗籠被並列在雜草叢生的田地,因下雨導致地面泥濘,狗狗只能站在磚頭上躲避積水。然而調查員多次前往仍無法聯繫到飼主,後續同時透過公權力介入,成功達成共識,轉介飼主主動聯繫調查員,願意溝通配合一起改善現場環境。
最近一波又一波的寒流來襲,大家是否從被窩裡出來猶如天人交戰呢? 是否從戶外一進到室內便有種得救了的感覺呢? 在這一刻都不想待在外面的日子裡,卻有許多狗狗只能在外任由冷風肆虐,瑟瑟發抖地蜷縮著身體試圖保有一絲體溫,他們是沒有主人的無主遊蕩犬隻嗎? 不,他們是「有主動物」。
「汪汪汪...」,調查員在鄉鎮宣導時,發現一處農地有宏亮的狗叫聲,上前一看,嗯,又是關籠狗,再湊近一看,「天啊!牠的脖子被鐵鍊磨破了」,調查員觀察四周,幸好農地旁的招牌上有電話,緊急撥打電話請飼主到場協助。
民眾看著家附近的黑狗,不管是夏天冬天永遠都生活在水管周圍遮蔽不足,活動範圍也僅僅只有近兩公尺,不忍心繼續讓黑狗繼續這樣生活下去,通報協會進而希望黑狗生活環境能夠得到改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