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形體的東西多多少少都會發出聲音,像是人會講話下雨會有雨滴聲,動物也會產生聲響。

犬隻吠叫聲,對調查員來說就跟人講話一樣正常,當遇到吠叫問題時,調查員需要知道犬隻吠叫的原因,才能給予相對應的改善方式,吠叫的原因有很多種,其中包含快樂反應、外界聲音反映和情緒敏感等。

最常遇到因長期鏈綁長期關籠而吠叫的犬隻,犬隻對於長期沒有離開的空間產生地盤意識,靠近或踏入某些範圍犬隻就會因為保護地盤而吠叫,再來是大家容易忽略的,飼養在馬路旁,因為來來往往的車輛,犬隻無法有一個安全安靜的空間休息,無法充足休息的犬隻情緒較容易緊張敏感,遇到一點聲響就會產生吠叫行為。

在宣導時發現在門口睡覺的犬隻,過程中犬隻只有一開始看到調查員吠叫幾聲,後續就不斷搖擺著尾巴撒嬌,聊著聊著飼主與調查員求救想改善犬隻吠叫問題,因住宅區晚上一點點聲響犬隻就會吠叫,飼主回家犬隻因為高興而吠叫,有車輛經過聲響較大犬隻也會有吠叫行為,附近的鄰居不斷檢舉,有時候為了快速讓犬隻停止,飼主會拿棍子敲打牆壁讓犬隻冷靜,鄰居聽到聲音誤會檢舉飼主虐待犬隻。

調查員給予飼主正確飼養觀念,建議他可以多帶犬隻散步消耗體力外,也可以更換飼養位置讓犬隻有安靜安全的空間休息,敲打棍棒的行為可以改為安靜給予獎勵方式,飼主也表示嘗試一陣子後狀況改善許多,正當調查員以爲情況就會越來越好時,收到犬隻被送至收容所的消息。

飼主表示犬隻晚上吠叫問題改善許多,但因白天大夜班的鄰居不斷檢舉,動保處人員不斷前往,最後無可奈何請動保處人員將犬隻帶走。

後續調查員不斷與飼主溝通改善方法,也讓飼主了解改善吠叫有更多選擇,收容所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好的方式,飼主明白後也十分不捨犬隻的離開,至收容所探訪犬之後發現犬隻在收容所被咬傷,看到這情況的飼主再也忍不住,立馬將犬隻接回。

犬隻領回後吠叫狀況比先前更加嚴重,無奈的飼主只好將犬隻移到田裡飼養,一開始環境空間都算不錯,但因犬隻短時間更換環境,吠叫狀況較難一下子改善,對面鄰居不斷抗議,飼主只好將犬隻移至田裡的角落,新飼養位置遮蔽狀況不佳,與飼主溝通後,協助改善飼養空間以及增加遮蔽。

現在犬隻遮蔽充足環境也乾淨,飼主每天也會前往,雖然跟在住家相比還是有差,但對飼主來說這是目前最好的選擇,也給予飼主建議可以減敏,飼主也希望改善後有一天可以讓犬隻回到家中生活。

許多飼主願意改善犬隻吠叫行為,但需要真的了解犬隻吠叫原因對症下藥才有效,鄰居之間也可以嘗試著先溝通協調,飼主也需要做到飼主該有的本分,如都不處理鄰居採取激烈手段最終受傷的都是犬隻,但牠們其實只需要一些協助跟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