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都知道動物受動保法保護著,但法律並不是仙丹,有時通報給主管機關後動物可能就被消失或是只能維持最低的標準,也因如此調查員會評估案件狀況來判斷是否通報給主管機關。調查員會嘗試各種辦法來協助動物改善,有時候會立即改善,但有時卻需要一些時間,雖然要花的時間比較久但這樣的溝通改善往往才能長遠的維持。

有個我們不斷前往的案件,飼主被通報過後嘗試改善,但因為沒有用對方法反而讓狀況更糟糕,像是更換乾淨水碗,因為沒有固定住犬隻整晚敲擊鐵碗,聲響影響附近住戶,最後犬隻還受了傷,因為種種嘗試但狀況變更糟糕的結果產生,飼主也對於改變有了強烈的抗拒。

有這樣經驗後飼主對於動物相關人員也非常反彈,每一次前往都是被趕著出來,偶爾遇見其他人家才能好好溝通,但家人們與犬隻不熟悉,加上飼主在家中非常威嚴,幾次合作後家人們都產生爭執,家人們也越來越不敢與調查員接觸。

然而調查員不願意放棄,多次帶著物資前往協助,但家人只敢接受物資不敢讓調查員協助,導致物資的運用很不順利,雖然不順但多次下來也感受到家人們觀念的改變,也開始自己尋找可以改善的方法。

評估過後調查員決定直球對決,一早帶著準備好的繩索、籠內墊料跟決定賴著不走的心,當天很幸運地遇見了飼主,以友善的方式跟飼主說明來意,正當以為又要被趕出來時飼主答應我們的改善計畫,聽到這消息內心放了無數次的煙火,一方面想動物可以改善環境,一方面也代表飼主的觀念有在改變。

在改善前飼主跟家人都多次警告動物真的會咬人開了門也不會出籠,瞭解情況後調查員不急著改善,而是先跟動物互動觀察動物的狀況,也讓動物有時間觀察我們,慶幸的是動物是貪吃的,貪吃的動物在後續改善上都會相對容易。

等待一段時間後我們打開籠子的門,但動物真的因為太久沒有出籠,就算門打開還是乖乖地待在籠子內。我們小心翼翼的將繩索扣上項圈,用最小的動作不驚擾到動物,盡量不製造聲音,也不去碰觸到牠身體,最後我們成功了!成功將繩索扣到動物的項圈上。

接著我們退離籠子,動物還是遲遲不敢踏出籠子,只好使出絕招用罐頭引誘祂出來,果然是貪吃動物很快的踏出了籠子,一出籠的祂開始嗅聞環境,對於籠外的世界充滿好奇,看到這樣的畫面調查員非常欣慰。

同時調查員還需要改善生活環境,但長期在籠內的動物地域性會比較強,移動籠內物品,增加墊料的過程中都是非常小心的,不斷觀察動物的反應,不知道是不是對調查員非常放心,除了偶爾走過來關心一下進度又繼續回去嗅聞環境,就這樣調查員完成了初步的改善。

花了一點時間觀察動物狀況後,也請飼主協助觀察改善後的狀況,在溝通過程中能感受到飼主對於調查員的心態是有改善的,飼主看到動物的改善也很開心,其實飼主並不是不願意為了動物改變,只是從一開始要接受活了大半輩子的飼養方式突然被說違法,嘗試改變後動物變得更糟糕,這些不好的結局逐漸在心裡築了一道牆,才會對這一切產生反感。

其實很多不當飼養的飼主不是故意的,多數人都是沿著上一輩的飼養方式,不知道法規的修訂,也沒有取得正確的飼養觀念才會造成不當飼養,多數飼主在調查員的溝通協助下都是願意改善的,但還是會有需要公權力介入的時候,民眾常常會問我們怎麼不通報,但通報並不一定可以幫助到動物,可能只是飼主受罰。以調查員的經驗來說,直接溝通協助才可以最快最直接的讓動物狀況改善,法規不是萬能的,也是因為這樣才會需要愛動物的你們跟調查員的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