牠是咕咕,是一隻很普通的黑黃米克斯,每天早上從籠子裡醒來,看著籠子外有人來來去去、有鳥在飛、有其他狗在跑跳,等著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來的飼主給他一些食物,吃完之後玩玩籠子裡的土,天黑了就縮在籠子內睡覺,再迎接一模一樣的明天。籠子外是一片好大的綠地,但對咕咕來說,這個牢籠就是牠的全世界。
「看狗在外流浪很可憐、我也是不捨就把狗養下來...」,調查員在現場常遇到基於一時同情便將動物們收編飼養的案件飼主,但往往都沒有評估自身的飼養能力,導致一連串的不當飼養問題,犧牲了動物福利。
「那誒安內」 「怎麼突然變成這樣啦」當地民眾告訴調查員,先前看到的狀況是家中長輩帶著大黃在路上散步走走,鄰居也會跟大黃打招呼,怎麼突然變成關在小小鐵籠裡且很久都沒看過大黃散步畫面!
處理不當飼養案件,單靠調查員一人獨立作為就能將萬事迎刃而解嗎?絕非如此,每個案件處理的前中後期流程都極其繁瑣,現場面對到的人與動物狀況百百種。
會不會常常看到別人家的狗狗,對於飼主說話很有回應,很像聽得懂人類下達的指令,心想,沒錯,果然是別人家的,轉頭看看自己的小寵物歪著頭看著自己,給予飼主永遠是唱反調,心裡是否會有滿滿的問號?其實飼養狗狗除了給予飼料、水,維持好乾淨的生活環境,就覺得沒有養得不好。但其實狗狗的生活裡不僅僅是需要飼養,照顧也占了很重要的一步,狗狗很喜歡跟人互動、觸摸、說話,多點陪伴時間就可以培養出彼此之間默契的小寵物。
當你在路上或是社群媒體上看到一隻需要被幫助的動物,是否會心生同情,並且想要幫助牠?但有時候,解決問題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,有些事情需要耐心、堅持和不懈的努力,才能讓一隻動物重新得到應有的照顧。
協會近期接獲一起報案,一隻大型犬黑黑被鏈養在家門前空地,戴著頭套並且感覺精神狀況不太好,異狀引起了路過民眾的關注;觀察一段時間後黑黑不管是身體還是精神都無明顯改善,擔心長期下黑黑狀況會越來越嚴重,因此民眾後續通報進協會,希望由專業調查員介入幫忙了解。
『我們這輩之前都是這樣養的、我有三十幾年⋯不用你們來跟我說狗要怎麼養、我的狗是看門犬,不是你們現在的寵物犬、飼料錢你要幫我出嗎?不然你們把狗帶走啊?』以上幾句話都是調查員在訪查時總是會聽到的。
在台灣的工廠裡,關籠狗狗的狀態其實不算陌生,每每看到這樣的案件,也觀察到其實工廠的空間很多也很大,甚至狗狗還是在不起眼的角落,即便是給予一個空間都不影響工廠活動時,生活環境卻只有一個狗籠,到底我們可以做些甚麼來協助改善狗狗的生活狀態呢?